多數(shù)慢性胃炎患者以消化不良,上腹痛、飽脹為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,屬于中醫(yī)學(xué)的“胃脘痛”、“痞滿”等范疇。中醫(yī)治療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有很好的療效,尤其慢性胃炎,有一定的優(yōu)勢,治療方法非常豐富,在發(fā)病機理、辨證論治方面達成了許多共識,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。郭光業(yè)教授在治療慢性胃炎方面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,臨床應(yīng)用每獲顯效。
肝胃氣滯證
主癥:①胃脘脹滿或脹痛;②脅肋脹痛。次癥:①癥狀因情緒因素誘發(fā)或加重;②噯氣頻作;③胸悶不舒;④舌苔薄白;⑤脈弦。治療以疏肝解郁,理氣和胃為法,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。藥用:柴胡、香附、枳殼、白芍、陳皮、佛手、百合、烏藥、甘草等。臨證可以結(jié)合中醫(yī)的“病”用藥,根據(jù)胃痛和脹滿(痞)的偏重給予不同的治療。以痛為主者:柴胡6g,枳殼6g,白芍15g,炙甘草6g,川芎6g,香附10g,陳皮10g,百合15g,烏藥6g,元胡10g,川楝子6g。以脹為主者:柴胡疏肝散原方,加佛手10g,蘇梗6g,厚樸6g。
肝胃郁熱證
主癥:①胃脘饑嘈不適或灼痛;②脈弦或弦數(shù)。次癥:①心煩易怒;②嘈雜反酸;③口干口苦;④大便干燥;⑤舌質(zhì)紅苔黃。治療用化肝煎合左金丸。對嘈雜泛酸為主癥者以化肝煎合左金丸去澤瀉,用赤芍、加柴胡、龍膽草、烏賊骨、甘草。以胃脘灼痛為主者原方用白芍、再加川楝子、延胡索、甘草更為合適。
脾胃濕熱證
主癥:①胃脘痞脹或疼痛,②舌質(zhì)紅,苔黃厚或膩。次癥:①口苦口臭;②惡心或嘔吐;③胃脘灼熱;④大便黏滯或稀溏;⑤脈滑數(shù)。治法:清熱化濕,寬中醒脾。選方以黃連溫膽湯加減,方中用黃連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厚樸,枳實,蒼術(shù)、佩蘭、黃芩、滑石,此方偏重燥濕,舌苔黃而厚膩者為好;如熱偏重,舌苔薄黃干燥者用連樸飲加石菖蒲、蘆根、蒲公英、生薏苡仁更為適宜。
脾胃虛弱證
主癥:①胃脘脹滿或隱痛;②胃部喜按或喜暖。次癥:①食少納呆;②大便稀溏,③倦怠乏力,④氣短懶言,⑤食后脘悶,⑥舌質(zhì)淡,脈細弱。脾陽虛,氣失轉(zhuǎn)輸,故胃脘脹滿,《內(nèi)經(jīng)》謂:“藏寒生滿病”。所以六君子湯加減,藥用黃芪、黨參、炒白術(shù)、干姜、茯苓、半夏、陳皮、砂仁、炙甘草。與其說是六君子湯,不如說是理中湯。此時以脹滿為主時,黃芪可以暫時不用。
胃陰不足證
主癥:①胃脘痞悶不適或灼痛;②舌紅少津,苔少。次癥:①饑不欲食或嘈雜;②口干;③大便干燥;④形瘦食少;⑤脈細。偏肺胃陰虛時比如胃脘隱隱灼痛,饑不欲食,口干咽燥,舌紅少苔,脈細數(shù),用沙參麥冬湯加減。藥用沙參、麥冬、生地黃、玉竹、百合、烏藥、石斛、佛手、生甘草。偏肝胃陰虛胃痛連脅,脹滿不適,舌質(zhì)淡紅,舌苔薄白,脈弦細,則宜用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。藥用北沙參、麥冬、生地、枸杞子、當歸、川楝子、白芍、香櫞皮、佛手、雞內(nèi)金、甘草。
胃絡(luò)瘀阻證
主癥:①胃脘痞滿或痛有定處;②舌質(zhì)暗紅或有瘀點、瘀斑。次癥:①胃痛拒按;②黑便;③面色暗滯;④脈弦澀。丹參飲合失笑散加減。藥用丹參、檀香、砂仁、蒲黃、五靈脂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三七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