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水腫脾虛濕盛證,治以益氣健脾,利濕消腫法
陳某,男,85歲,主因雙下肢及足部水腫半年余。
初診(2009年7月29日):患者半年前原因不明出現(xiàn)雙下肢及足部水腫,水腫以雙側(cè)小腿為甚,以左足為重,自覺上腹部不適,咳嗽吐痰平臥時加重,痰吐出后方能入眠,胃納可,大便可,小便黃赤。曾在多家醫(yī)院診治,服用多種中西藥物,效果并不明顯,遂轉(zhuǎn)求中醫(yī)治療??淘\雙小腿及足部水腫以左足為重,上腹部飽脹,咳嗽吐痰平臥時加重,胃納可,大便可,小便黃赤,舌淡紅,苔白滑。體檢:雙肺呼吸音粗,雙肺底可聞及少許濕性羅音,二尖瓣區(qū)可聞及吹風(fēng)樣雜音,心率89 次/分,律齊。 肝脾未觸及,腎區(qū)無扣擊痛。雙小腿及足部指凹性水腫,無淺靜脈曲張,皮色正常。理化檢查:心電圖:竇性心律,房性早搏,89 次/分,不正常心電圖;心臟彩超:左房擴大,二尖瓣關(guān)閉不全,左室舒張功能減低。肝功能、腎功能均正常。辨證分析:患者年逾八旬,正氣虧虛,脾位居中焦,主升清,有運化水濕的功能。脾虛則水液不得溫化輸布,聚于下肢而為水腫;不能運化水谷故上腹部食后飽脹;脾不運化水濕積聚而為痰,痰隨氣升降,使肺氣不利而咳嗽吐痰。舌質(zhì)淡紅,苔白滑、脈弦細均為脾虛濕盛之征。西醫(yī)診斷: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;中醫(yī)診斷:水腫 脾虛濕盛證。治宜:益氣健脾,利濕消腫法,方選:補中益氣湯、五苓散加減。 處方:黃芪30g,白術(shù)10g,陳皮10g,升麻10g,柴胡10g,生曬參6g,甘草6g,當(dāng)歸10g,澤瀉20g,云苓12g,豬苓10g,桂枝6g,車前子15g,郁李仁15g,黨參15g,枳殼10g,7劑,水煎服,日一劑。
二診(2009年8月5日):患者服藥后左足腫明顯減輕,下肢酸脹感緩解,仍有咳嗽,吐痰后方能入眠,胃納可,二便正常。自覺全身較前有力。經(jīng)益氣健脾治療后,脾之運化功能漸復(fù),水濕得利,氣機通暢,故足腫消減,酸脹感緩解,身感有力。原方改車前子30g、郁李仁20g,加炒杏仁10g、蘇子10g、川貝10g,以宣肺化痰,消儲痰之器的痰濁。
三診(2009年8月12日):患者服藥后左足水腫明顯減輕,酸脹感消失,余癥同前。方藥對證,故脾虛濕阻證進一步緩解。辨證有瘀血阻絡(luò),血不利則為水,故加沒藥10g、桃仁10g、紅花10g、川芎10g活血通絡(luò)。
四診(2009年8月19日):患者服藥后自覺雙下肢及足水腫消失,酸脹感消失,飲食二便基本正常,全身較前有力。辨證準確,方藥對證,故脾氣得健,濕濁得化,血脈得通,諸癥消失。治以益氣健脾,利濕消腫,活血化瘀,處方:黃芪30g,白術(shù)10g,陳皮10g,升麻10g,柴胡10g,生曬參6g,甘草6g,當(dāng)歸10g,澤瀉20g,云苓12g,豬苓10g,桂枝6g,車前子30g,郁李仁20g,黨參15g,枳殼10g,炒杏仁10g,蘇子10g,川貝10g,沒藥10g,桃仁10g,紅花10g,川芎10g,7劑,水煎服,日一劑。
按:1.水腫一病,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(xiàn),其發(fā)病與肺、脾、腎、三焦各臟腑密切相關(guān)。依據(jù)癥狀表現(xiàn)不同臨床而分為陽水、陰水二類?!毒霸廊珪に[論治》:“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,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,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,水不歸經(jīng),則逆而上泛,故傳入脾而膚肉浮腫,傳入肺,則氣息喘急?!北景杆[辨證屬脾虛濕盛之水腫,證屬陰水范疇,病本為虛,病標為濕盛瘀阻,本虛標實證。
2.本例患者以水腫為主癥,伴有上腹部飽脹、咳嗽吐痰等癥,說明病涉脾肺兩臟。邢月朋老師先從調(diào)補中焦入手予補中益氣湯固本以制水,復(fù)其運化之功,杜其生痰之源,一方而多能;以五苓散振奮脾陽,通利水濕,治標以消腫。如此則標本兼顧,收功甚捷。